当前位置:首页 > 涡阳古今 > 正文内容

涡阳县曹市红城子(北平城)遗址

jiangbo5年前 (2020-02-07)涡阳古今3778

     北平城遗址位于涡阳县城东六十四华里,曹市集北四里。北平城是汉朝的山桑城。又称为红栗城、红城子始建于春秋,时名垂惠聚。东汉末年,封文钦为山桑候于此,所居之地俗称北平城。《水经注》说:“北淝水东南流经山桑邑南,俗谓北平城。《寰宇记》说:“北平城在临涣县西南四十五里”。此地的位置,与史书记载相符。刘志存编撰的《涡阳县志》中记载:“汉朝沛郡共管三十六县,内有栗城。”因城址处土为红色,俗称“红栗城”,又呼为“红城子”。东汉建武四年(28年),王莽部将苏茂、周建被刘秀军打败,逃至垂惠聚。次年,刘秀率军攻打垂惠聚,围困月余,后用火攻之,城土皆烧为红色,因此得名红城子。 城址面积约1.3平方公里,长方形外城为夯土筑成,东西长约900米,南北长约1430米。西城墙今平整作大路,残高1.7米,上宽7米,下宽19米余。其余三面城墙均成农田。内城地势较高,俗名小城墙,面积约1897平方米。北面城墙残高1.5米余,于庄庄东200米处地势最高,当地群众呼为“金銮殿”,系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平城(红城子)古城墙遗址

北平城(红城子)文物保护碑

     北平城迄今城址尚存,呈方形,长宽均五百米,面积四百亩。城墙高出地表二米以上,最高处三点七五米。城厚五米,现在墙脚宽十五米。原城墙四角建有戍楼,东西有二门,门宽七米。城外有护城河,距城墙三十米,河宽十五米,深三点五米。每遇暴雨之后,农民可在南墙上捡到楚国铜币一蚁鼻钱。一九九二年以前,农民在西南墙脚处,发现砖基一段,折除后发现砖上设有榫卯结构,有个别砖上带有“一百”隶体文字。  一九六零年前后,村民在城内深翻士地时,发现有整排的砖墙基础。城内有一条东西大路,路南一眼陶瓦卷井,井内有残瓦片甚多,可能为村民种地时抛弃的。城外三十米处,有护城河环城一周,河宽十五米,芦苇杂草丛生,深三点五米,有的河段有鱼,农民常捕捞,城南护城河以外,现有一条生产沟,沟内发现陶瓦卷井一眼,附近并有整排的房基,内有大量的灰烬,并且生活用具锅碗,秆及整段的残房檩等物,几座房基情况基本相同。

    据传说:三国时曹操伐袁术,曾屯兵于此。此城毁于何时代,史书没有记载,从城南的地下土层可看出,大量的灰烬以及没有燃完的梁架,房内发现有生活用品残件,可推断此城可能毁于东汉末年的兵火。

北平城(红城子)卫星图

北平城(红城子)地理位置图

     北平城遗址,是我县保存最好、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它经历了二千多年的风雨剥蚀,如今仍然清晰可辩,不像其他地方的古遗址,需要进行考古发掘,才能证实该城的存在。像这样的古城址,在安徽省内也不多见。2016年8月到9月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在曹市镇北平城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发现大量汉代遗迹,北平城遗址有望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平城(红城子)古城墙

北平城(红城子)古城墙

北平城(红城子)古城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jiangbo随手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jiangbo.org.cn/2020/02/37.html

分享给朋友:

评论列表

伟
2年前 (2023-04-16)

要是财政允许,建议考古恢复原貌。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